近期,晝夜溫差大讓不少人“凌亂”,早晨出門涼意十足,但到了中午又熱到流汗。
俗話說,白露秋分夜,一夜涼一夜,眼下已經正式步入秋分節(jié)氣,我國自北向南已經開啟了夏秋季節(jié)的轉換。
最近的天氣是:降水少、晴天多、溫差大。
全國大部地區(qū)都以晴天為主,東部地區(qū)降水明顯偏少,華中地區(qū)干旱情況或加劇,雨雪集中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區(qū)。
未來兩天:四川南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臺灣島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(qū)有中到大雨,其中,云南西北部局地有暴雨。
東北、西北地區(qū)晝夜溫差都在15℃左右,從華北到華南,包括河北、天津、河南、浙江、山東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,10℃左右的溫差也隨處可見。
這氣溫就像過山車,一天能體驗兩個季節(jié)。
值得一提的是,9月30日,有冷空氣率先影響新疆北部,帶來降水和降溫。這股冷空氣可能在10月2日起,東移南下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(qū),它的到來將結束9月下旬北方晴暖的大格局,后期降水也會增多,簡單地說,就是一大波降雨降溫已經在醞釀之中了。
1、高溫天氣:
一般在上午10點前開始遮蔽,下午3點后拉起見光,遮蔽時間過長會影響到干物質的積累,造成弱苗或弱株現(xiàn)象。使用降溫劑、泥漿、墨汁等方式的棚室,潑灑的濃度要降低。
所以,在連續(xù)陰雨天氣下,滿足光照,形成更多的干物質積累,或直接補充營養(yǎng),避免養(yǎng)分缺乏是管理的重點。有條件的話可以安裝一定數(shù)量的補光燈提高棚室光照度。
陰雨天氣棚內濕度較高,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容易誘發(fā)病害。在大雨來臨前關閉風口,切莫過早操作,前臉通風口在保證不進水的情況下可以一直開著,而大雨結束后要馬上拉開所有通風口,以降低棚內溫度,使棚溫與外界溫度一致,這是降低營養(yǎng)消耗的有效措施。適當疏果,減少蘸花留果,也能減少營養(yǎng)消耗,利于營養(yǎng)分配均衡。
一是降低光照強度,連續(xù)陰雨天后放晴,建議鋪設遮陽網或在棚膜上潑灑泥漿、墨汁等,盡量降低光照強度,使植株有一個緩慢適應的過程,蒸發(fā)量逐漸上升。
二是棚內噴灑清水,增加空氣濕度,從而降低葉片的水分蒸發(fā)量。
另外,還要提前加固棚室,防范降雨和大風天氣。
一是要對大棚后坡草簾或保溫被進行固定。選一根6號的鋼絲,扯在大棚后坡草簾或保溫被內20公分處,兩邊固定在東西山墻下的墜石上,然后用緊線機拉緊,或者在大棚后坡上每隔10米,用石頭將固定好的鋼條壓住,防止鋼條變松后,草簾或保溫被再被風吹走。
二是覆蓋薄膜或無紡布,避免后墻及東西山墻遭雨水浸透。使用薄膜或無紡布將棚體覆蓋,雨水順流而下,不會浸濕棚體,也能防風。由于薄膜老化速度快,且容易被劃破,因此在大雨來臨前,還要隨時查看后墻覆蓋薄膜的情況,確保不漏水。
三是提前挖好棚室周圍的排水渠,已有排水渠的及時將渠內雜物清理干凈,保持通暢,防雨水倒灌。
一是植株旺長。眼下,晝夜溫差已經拉大,通過調節(jié)留果數(shù)量和噴施葉面肥等措施,植株旺長的情況會有所改善。
二是根系養(yǎng)護。需要隨水沖施功能性生根劑或微生物菌肥,改善根際環(huán)境條件,促生新根,增加根量。
三是葉片養(yǎng)護。葉面施肥時,需注重兩個方面,一是葉面功能的養(yǎng)護,避免老化葉產生。另一方面是中微量元素的補充。
四是合理留果。要結合植株長勢留果,不可留果過多,以免因營養(yǎng)供應不足而產生畸形果。
1
隨著夜溫的降低,晝夜溫差加大,而白天中午常因光照強而出現(xiàn)棚溫高的情況,此時許多遮光措施是仍然有必要繼續(xù)使用,但在覆蓋時間上要較夏季高溫季節(jié)有所縮短。
連續(xù)陰雨天氣下,雖然不會出現(xiàn)高溫,但光照弱,蔬菜生長時所需要的干物質會因為合成不足而缺乏,不僅導致植株長勢弱,更對花芽分化造成影響,進而出現(xiàn)更多的畸形花果和化花、化果等。
同時,在不良天氣來臨前注重施用養(yǎng)根的功能性肥料,如腐植酸類、海藻酸類、甲殼素類等肥料,也可以噴施營養(yǎng)和功能性葉肥來彌補營養(yǎng)缺失,一般可噴灑全營養(yǎng)葉面肥,如甲殼素、海藻酸等。期間,若有間晴天氣,可補水一次,適量使用全營養(yǎng)型水溶肥。
3、連陰天又遇轉晴:
連陰天后植株常發(fā)生萎蔫,直接原因就是水分的散失大于吸收,導致植株缺水,植株葉片萎蔫卷曲,嚴重時造成大面積葉片干枯死亡。晴天后溫度升高快,尤其是出現(xiàn)超過35℃的高溫,棚內空氣濕度迅速變小,使細嫩的生長點經不住高溫,水分短時蒸發(fā),引起爛頭。應從兩方面入手:
更換棚膜后,同樣的天氣條件下,棚內光照強度比原先光照提升了一半左右。瞬間的光照強度變化,必然使得棚內環(huán)境也有所變化,溫度提升更快,蒸騰作用更強,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更低。病毒病,卷葉、裂果等生理性病害、蟲害也高發(fā)、易發(fā)。減輕病害,首先要減輕環(huán)境變化的程度。
換膜前,要注意提前澆水,確保棚內濕度,并隨水沖施生物菌肥、甲殼素等,促進根系再生,提高根系抗性,確保植株養(yǎng)分充足,抗性更強。換膜后,要注意提早通風,光照過強時適當遮陰降溫,避免環(huán)境條件劇烈變化。也要及時檢查棚內蝶蛾類成蟲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及時捕捉,并噴灑藥劑防治。
當前,高溫前后定植的蔬菜均已進入結果期,但由于前期高溫的影響,加之植株負擔加重,管理不到位的蔬菜會出現(xiàn)植株根系弱、旺長嚴重、坐果少、抗病能力差、早衰等情況。需要改善的有以下幾個方面:
除了自身養(yǎng)護外,合理施肥也是關鍵的一環(huán),對于連續(xù)坐果的蔬菜來說,以黃瓜為例,建議沖施平衡性水溶肥為主,中間穿插高鉀型水溶肥,最好配合功能性產品使用,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。